2009/04/15

數學心得(08093A13)

(學好數學VS學好其他科)
自小,隨著年齡的增加,要學的科目就愈來愈多。中史、西史、地理……但唯一離不開的就是語、數、英。而我也特別愛數學,雖然在初次接觸到化學,物理時,那些神奇的實驗和新奇的知識,確實令我著迷不少,不過仍然不減我對數學的一往情深。如果要打個比喻的話,數學就像我的母親,自小教導我「生活的知識」;而在成長路上接觸到的新科目,就像是我一路以來認識的好朋友,但人總不能因愛自己的好朋友而舍棄自己的母親,正如我也不會因此而舍棄對數學的愛。有人說過「世界萬物都有數學的影子」,所以學好數學對我來說,就等於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萬物。把從數學中學到的生活化數學,應用回生活中,那是學數學有別於其他科目的獨特之處;正如通過一條小小的三角學概念(費馬點?),來建成一條貫通各地的大橋,可見學好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是如此的息息相關。

(理想的數學堂)
「數學堂悶死了……不如上體育堂打球還好了……」「整堂對著數字,計數…計數…人生比計算機還慘!」也許很多同學都會在數學堂如此呻吟。為何他們令願上體育堂都不上數學堂呢?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在體育堂中找樂趣,而不懂在數學堂中找。所以,樂趣—是理想的數學堂不可劃缺之一。因為我想大概沒有人會希望,在地獄般悲涼的課堂上數學,不然人們怎麼會如此嚮往天堂?當然,理想的數學堂還應有同學的積極參與和合作,加上老師的趣味教學。只要同學和老師都能真正地投入和享受數學的世界,數學堂也能變成充滿智慧與快樂的天堂,那才是數學的真正意義—享受數學。

(曾克服的學數困難)
對於自己的數學名次曾在級中打響過名堂,很多人都予以羨慕的目光。不過正所謂「台上一分鐘,台下十年功」,幾乎很多達到過自己目標的人都十分認同這一句話.而我也一樣,曾被數學道路上的石子絆倒過不少.就拿其中一樣來說:英文的數學題目--那是對於一直在中國大陸讀書的我來說,確是一道不易在短時間內衝破的障礙.開始的時候確是有點兒不知所措,不過幸得父母的支持和哥哥的幫助,自己不停地查字典,做多一些英文的數學題目,以及哥哥給我的一些特別的中英數學詞彙,才使得我慢慢地跨越這道數學障礙.當然我也知道要解決這個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所以我今後仍需加倍地努力,因為我知道以後還有更多的障礙等著我!

(按時必做的習慣)
所謂「機會總是留給有預備的人」,所以在學習新課之前 ,我總會習慣性地作好預習.其實那是為了我在課堂上可以聽得更好,特別是遇上用英文教的那一課,預先查了不懂的生字,學起來就容易上手得多了.此外,我也習慣在學完每一個小節時,都會把這一節後面的練習盡力全部做完,以當是一節的複習;如此類推,每學完一章書也會這樣做.因為專家常說,人如果不常常溫習的話就會很快把學到的東西忘掉;而且孔子也常說:「溫故而知新。」,說不定我們在溫習的同時還能領悟到一些新的知識,那不是一石二鳥嗎?!

(個人經歷)
記得以前有同學說我做數太認真整齊,反正只是家課,勸我省口氣隨便做.不過我總是予以反對的態度,還送別人一段長篇大論的「大道理」,於是讓他們覺得我太過固執.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過一些相似的內容,就是說有些人認為數學家很主見和固執,常常給人像牛一樣性格的印象,也因此令很多人認為數學是如此的乏味.後來我深思了一段時間,突然明悟到那反而是數學教給我的一個大道理--要堅守自己的原則.因為數學有一個原則,就是它只有一個答案,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得答案,卻不可以胡亂地給它塞一個答案,那跟侮辱一個人有甚麼分別?!就是因為習慣了要自己認真地盡力做好每一條數學題,才培養出我堅守原則的性格.也是因為如此,我才發現數學對我的人生有著多麼重大的影響力。

(後感)
有人認為天才只需付出少許的努力就能成功,而愛迪生則認為:「天才等於百分之一的聰明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.「我不知道自己是一個天才還是普通人,但我只知道:只要我肯付出努力,無論我是天才還是普通人,都能有所得着!正如門捷列夫曾說的一句話:「終生努力,便是天才!」

4 則留言:

小纖毛 說...

um...你的文章很有說服力.溫故而知新是很重要的,難怪你能取得如此佳績.佩服!!

KarySo 說...

"同學和老師都能真正地投入和享受數學的世界",這是何得理想的世界啊!坐在你旁邊一段時間,我知道你是真的喜歡而去學習,你要好好加油啊!^^

Thousand Miles Horse 說...

同學和老師都能真正地投入和享受數學的世界是一件很難的事,要真正地投入和享受就要老師有充足的準備,同學有努力學習,兩者缺一不可。

鈞` 說...

「同學的積極參與和合作,加上老師的趣味教學。只要同學和老師都能真正地投入和享受數學的世界」
每件事都要投入先做得好..
這個道理,我想我已經明白了..
積極是很重要,但要做到卻很難..
光看 a 班..就知道『積極』是很難『做』的!